途 - 六本木歌舞伎 【第三彈】羅生門

三宅健×市川海老蔵
日期:2019年03月15日
地點:オリックス劇場
 
一直很想欣賞歌舞伎卻不知道從何開始,漫無目的的瀏覽網頁時看到了「歌舞伎」、「羅生門」的關鍵字樣就一直將這件事掛在心頭,之所以無法當下下手是因為日本的票券多半需先預約抽選,才開啟一般販賣,時間往往都非常早就得決定,因為不知道之後的行程如何為原因之一,另個最主要原因是票價。

此次演出分為兩個等級的座位,一等席13000日圓、二等席10000日圓(若觀看東京場,一等席硬生生貴了1000)。幾經猶豫仍然下手買了二等席的座位。想著初次觀賞歌舞伎或許選個已知的劇本會相對於傳統劇本容易入手。我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情觀戲的,因此當進入劇場後與想像中不同而到驚艷。
首先要先解釋現役的十一代目 市川海老蔵出自市川團十郎家,出生自歌舞伎世家,在這樣子家庭出生的男孩多半從小就會接受訓練,並且在某個時機點承襲上一輩的名號。市川海老蔵的名號就是承襲而來的,可以看到名號的前方被冠上幾代目以區別不同。現役的市川海老蔵曾被認為是當今年輕一輩演員第一名,集結了實力與人氣他雖然在演藝成績名列前茅,不過軼聞也挺多的,先不論他的軼事是哪些,初見他無論僅是透過海報平面或是親見本人,我想都很難否定他的魅力。市川團十郎家的演出時常出現驚人之舉,演出服裝亦十分大膽,因此說道市川團十郎,總讓人有「荒事」*的印象。
(*歌舞伎中武士或鬼神以誇張的方式演出,有時也有超能力亦獲表現得十分勇猛,稱為荒事,創始者便是團十郎。)
此次與之對戲的,則是隸屬於傑尼斯旗下的三宅健,曾於「 滝沢歌舞伎」演出,也曾有其他的舞台經驗,但這次在羅生門中要以歌舞伎的形式表現人物內心轉折卻是第一次,飾演下人並與出演老婆婆、已在歌舞伎舞台上身經百戰的市川海老蔵對戲確實為一大挑戰,但這樣的組合也正像是羅生門媒體發表會上所表達的,希望能透過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這樣家喻戶曉的劇本,在市川海老蔵、三宅健、電影導演三池崇史的導戲之下傳達並不封閉的歌舞伎演員的能量給觀眾。
說了這麼多,都是我在看戲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ーーーー
演出開始
羅生門以茨木童子被渡邊源次綱砍下一隻手作為開場*

(*茨木童子(いばらきどうじ),為平安時代大江山鬼王酒吞童子的弟子,造型為蓬亂發尖小角的妖怪。是大阪府的吉祥物,市內都能見其雕像。最後被渡邊綱砍下一隻手帶傷逃跑。 「羅生門之鬼」茨木童子,是日本有名的妖怪酒吞童子的手下。而渡邊綱是源賴光的家臣,他某天晚上和友人打賭能否走完朱雀大道而不會遇鬼,茨木童子幻化成一個迷路的美女讓渡邊綱送她回家,渡邊綱上當了。可是最後渡邊綱和茨木童子戰鬥時拔刀把茨木童子的一隻手臂砍下來了,從此名刀被美名為「鬼切」。——出自:維基百科)

而後換幕。羅生門場景搬上舞台,中央設置著樓梯、兩旁則層層堆疊起死屍交雜著頹敗木樁的舞台,雷電交加下著大雨的鬼影重重的夜晚,下人為了躲避大雨走進了充斥著腐屍味的羅生門,見著了拔死人頭髮的老婆婆,相互對話後下人扒光了老婆婆的衣服。以上是我們所熟知的羅生門故事。

準備離開羅生門的下人卻未注意從台階縫中的黑洞*裡走出的茨木童子一刀刺向在驚恐掙扎下仍滾落舞台死亡的下人,而後仰天大笑的又走回洞中。

(*黑洞日文稱為すっぽん表達異世界的出入口,自此出入的角色縱使身形如人類,實際上也是幽靈或妖怪等非凡間生物。——出自:ニッポンの伝統芸能)
就這樣定格了幾秒,市川海老蔵穿著運動衣走上了舞台,一邊和觀眾寒暄,一邊搖晃下人要他不要再睡了,原本在羅生門的脈絡中應該死亡的下人爬了起來伸了個懶腰,兩人開始一丟一接像講段子一般,中間有很多梗全場被逗得哈哈大笑,但身為外國人的我實在接不住這梗,總之至此開始,下人為了不再重複死亡的命運(或是這樣悲慘的人生)向市川海老蔵請求幫助,海老蔵讓他化身為宇源太進入兩個今昔物語集裡的故事,但要他稱自己為傑尼斯A夢(傑尼斯+多啦A夢)失敗一次再度被茨木童子一刀刺死後,又取了另一個名子,這個名子也是一個梗但我聽不太懂沒接著。接連失敗了兩次後進了中場休息。下半場則又從我們所熟悉的羅生門場景開始,這次被刺殺的下人還未完全死絕,老婆婆緩緩匍匐式的爬到了階梯上說了關鍵是「勇氣」,下人才哀戚地說他一直沒搞明白會什麼自己會不斷在命運的輪迴中,原來是關鍵是「勇氣」呀。最後一幕是下人好似進了地獄,一堆鬼試圖接近他,最後由市川海老蔵飾演的三升屋兵庫之助三久*驅退了鬼*,下人在混亂當中換上了白色衣服抓著天上烙下的繩子升到了半空中。

(*這個三升屋兵庫之助三久完全是一個突出性的人物,一身大紅,觀眾看到他登場可能會有「他是誰啊」這樣不可思議的感受,是市川「荒事」的一大特色,為驅退鬼及怨靈的一種生物?)

(*驅鬼的一幕參考了蜘蛛巢城)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這樣記錄下來看起來還真有些荒謬,但我想也跟我中間落了許多梗無法理解有關係。不過還是可以化繁為簡的知道他給了羅生門這個故事一個自已的解答。在原著的故事裡下人沒有名子,但在此次的改編卻賦予了「名」且告訴觀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悲慘源自於關鍵字「勇氣」,也就是面對善、惡的勇氣。

戲中有許多的橋段都會連接現代梗,例如多啦A夢、木村拓哉的走路方式等等,也有一個橋段是兩位演員唱著歌舞伎的唱腔,紙園屋的女店員跑出來說你們可不可以講大家聽得懂的日文,然後用一班的日文解釋了他們剛剛唱得那段頗為有趣,另外歌舞伎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身段和唱會跟著左舞台兩塊木板敲擊的節奏演出,稱為「拍木子」,隨著敲擊的節奏伴隨音樂演出,我很喜歡拍木子在舞台左側敲擊的模樣,響亮的拍打著地板引領著節奏,相較於此,歌舞伎的另一精華樂器們卻被關在兩側舞台的高塔,聲音悶在舞台前方,像我坐在三樓幾乎聽到的音都是悶著的非常不過癮,也覺得可惜了這些樂手的演出。特別喜歡演員停下來擺出特定的姿勢時的氣場,和京劇一樣,歌舞伎不只是看劇情,重要的也在於觀看這位演員本身的技藝,因此當他們在氣勢高漲的時候突然定住做特殊姿勢,便是刻意要讓觀眾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我覺得那是非常有張力的美感的一瞬間。對於劇情的部分我認為由羅生門出發延伸出蝴蝶效應是的迴旋是個很有趣的構想,但給出的「勇氣」這個答案對我而言是太過單向的歡喜大結局。同型的友人認為歌舞伎的劇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演員本身的藝術,我想我不能完全認同這句話,當然歌舞伎有許多的演出是以老劇本重新翻演,但就算是老劇本也會衍伸出各種不同的細部劇情,且此次的歌舞伎是現代歌舞伎,並不是老戲重演,我認為他有他想要傳達的東西,只是可能還暫時停留在圓滿大結局的階段,下人緊握了「勇氣」這個關鍵,然後呢?他所面對的世道還是一個混沌潦倒的世界,固然擺脫了茨木童子的追殺,但真正辛苦的現實仍不會因此改變,在戲中老婆婆如同神一般的給出了「勇氣」二字,在羅生門原著小說中老婆婆僅是陳述著在混沌世界中為了生存的惡與道,相較起來還是覺得芥川龍之介非常厲害。

整場演出看得很過癮,他融合了現代劇場與歌舞伎、狂言及許多文學典故,若能再多了解他們的話語就好了,看完後回來翻原本購買的歌舞伎入門書就覺得資訊不夠還想要再學更多,也希望再多充實歌舞伎方面的知識後再進入劇場,欣賞這門聽覺與視覺的饗宴。


*書籍參考:『ニッポンの伝統芸能 能.狂言.歌舞伎.文楽』枻出版社。
      『六本木歌舞伎 【第三弾】羅生門 パンフレット』株式会社3TOP。

旅 -山形小學見學記

來到朋友的小學參觀,似乎必須事前告知的原因,抵達後我們被帶進了校長室,學務長與校長拿出了朋友的畢業紀念冊冊給我們看,並問了一些各個國家的事及學習方面、未來的問題,對我來說大概就是不熟悉的陌生人很合理的能找到的話題,不過朋友及另外一位和我一起旅行的朋友並不喜歡。

日本的校長室掛了一整排各代校長的照片從昭和時代一路至今很有歷史感的氛圍。

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中,有位女性行政人員替我們泡了茶(結束參觀回到辦公室也是她泡了咖啡),我們問了這樣的工作一直都是女性在做嗎,朋友想了想說總之不曾看過男性遞茶水就是了。果然在日本的女性仍較為辛苦呀,我和同行友人不禁這樣想。

日本的小學和動畫、連續劇裡看到的沒什麼不同,需要更換室內鞋、運動服,運動還有運動的鞋子也是如影像媒體呈現的那樣

唯一令人比較在意的是我們經過一個房間,朋友說這個房間是你想要一個人的時候、一個人沒地方去的時候可以來的,稍微打開門有種陰暗的感覺,牆壁一側看起來堆了已不太使用的物品,門外面的規則寫了:
要來的話要跟老師說、來的時間決定了要說、冷靜了之後要說為什麼要到這裡來。
很想知道來到這裡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畢竟曾經聽說如果個性特別不一樣的小孩無法融入群體很容易被無視,但畢竟這個問題有點難以啟齒,我還是沒問出口。

各年級教室外面都會張貼作品,其中有一幅畫特別吸引我,是幅非常美非常具有藝術感的創作,希望這個小孩能發現自己擁有的寶物,在並不太容易的社會裡如他/她的畫般湛藍的染上星空。

旅 - 山形 山、雪與每個小日子

山形縣出身的朋友笑著說道:因為除了山其他什麼都沒有所以叫山形縣呢!

但是走出了山形車站,迎面而來的高中生們邊騎腳踏車邊聊天、道路旁的路燈掛著收音機播放起輕快的音樂,道路兩旁的店家每隔幾間就能看到頗有特色的小店,因為今天恰好是日本的ひな祭り(又稱女兒節),還可以拿著地圖進到店家裡觀看各種時代製作的人偶,除了被山環繞著,這個城市有著緩慢但富有生氣的氣息。

不過提到山,我們第一站去的地點就名叫「山寺」。那是坐座落於山間的寺廟,山腳的地藏們專為夭亡的孩子祈福,另有祈求安鄉死亡的小寺,對於死亡,日本人似乎有更多面向、更多方式去面對或盼求。
山腰上的則是祈求健康,在死亡之前,得要先好好生活才行。

白雪靄靄覆蓋著山寺,難得的好天氣映照著漸融的雪,雪在屋簷滴下的水滴中在太陽的折射下晶瑩透亮,從觀景台上往下俯瞰,可以看見整個村落被山環繞的模樣,亦能看見遠遠的山頭頂上ㄧ叢叢白雪,想必其中一座是我們的下一站目的地。

山形冬季有名的景點莫過於藏王冰樹,高海拔的樹在白雪的覆蓋下成為一根根的冰柱,我們正巧趕上了今年最後一天的夜間點燈,山腳下有著聯排的溫泉旅館,沿路走便能聞到像極了水煮蛋的溫泉香,除了搭乘纜車欣賞冰樹,亦可滑雪,可惜今年暖冬,冰樹早已融得剩下半冰樹,但對於從沒看過這樣積雪的我而言,在纜車上已感動得不能自己,從來只有在電影、照片或是書中見過的場景近在眼前,那是人類無法輕易模仿的大自然傑作(有時候我會覺得,人類模仿出來的總是少了那麼些感情)想起最近看的梵谷電影,當時的人們總不能明白他對大自然的描繪,為什麼樹是紅色的、葉在燒,那是他看見了自然的靈魂,看見了萬物生命的歌。

希望這樣的山雪能在山形縣生生不息,帶來綠意的春夏,入秋,再一次鋪上白雪皚皚的紗衣。讓俳句名人芭蕉不只在古代為此寫下名句,也許多年後誰也會再為這個地方刻畫下些什麼動人的痕跡,我這麼相信著。

旅 - 岩手 宮澤賢治博物館

數不清來回耗費了多少時間,
總之,是那種早上清晨出發中午才抵達目的,傍晚回程,回到仙台已夜深的距離
當然如果購買新幹線絕對快許多,不過對於貧窮的學生而言,這些花費的時間目前看來恐怕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也因此找到了好吃的餐廳。

清晨的安靜和夜晚不同,清晨的仙台多了上班的人們,沒有拉客的、沒有酒醉的,但對我而言仍是座太安靜的大城市。

我們使用了青春18從仙台轉一ノ関轉花巻再轉新花巻。其中去的時候在花巻停了一小時左右,所以我們在這裡吃了午餐,明明是週六,卻有許多店沒開,不抱希望的走進一家餐廳點了最普通的蕎麥麵卻意外好吃,雖然來不及詢問麵條是否是自家製作,但吃起來很有手工麵條的食感。

回程的時候則為了等等幾乎是兩個小時一班的電車,找了一家咖啡店坐下

「カフェレストラン きゃびん」字樣印在馬路旁些許泛黃白色房屋上,從屋外看進去若非營業中的招牌還以為沒有開門,走進去不意外的客席空無一人,但店員(店長?總之只有他一人)正裝筆挺的對我們說歡迎光臨,坐下之後奉上了熱毛巾與水,我們點了咖啡套餐,坐在四人坐隔著吧檯,店員優雅的沖咖啡、並端上大福,外表看似普通,咬下去裡面竟是烤布丁,外皮的麻吉更是鬆軟黏密,中間隔著奶油三者簡直絕配,咖啡也十分順口,真是我人生以來吃過最好吃的大福,有了這個好開頭、又基於時間的關係,我們所幸連晚餐一起解決,我點了比較普通的義大利麵,雖算不上特別但培根搭配明太子海鮮味十足,沙拉配上草莓十分爽口。朋友則點了很特別的芥末麵,麵的口感類似蒟蒻,非常特別,相比之下若來此地不妨一試她的餐點。

花了大半篇幅說食物,但其實今天的目的是宮澤賢治博物館。

才疏學淺,在朋友提起這個景點前我還不太清楚這號人物,趕緊在飛機上惡補「銀河鐵道之夜」沒想到很順的就讀完了,不禁讓我想到安徒生,看書的當下對於這位作家的印象是鬢霜白髮的老先生,到博物館後才知道是這樣年輕早逝的青年。

走過北方景緻的土地,沿路能看見許多還未化開的冰堆,高大的樹木映照著灰撲撲的冬景,農田也處於休養生息的日日,想要到博物館,首先得先爬上長長的樓梯,「因為要往銀河裡去呀」看完書後不禁這麼想。

介紹生平的區域同時對照了歷史時間軸,讓觀者除了了解這位作家也可以感受他做的每樣事情當下的社會處境,也完全感受到這樣一位天才,在滿目瘡痍的時代裡有顆多純善的心。

之所以稱之為天才,當然不只是他身為作家,同時他也深知農業、科學、法華經亦會著詩、繪畫⋯從展覽中可以看見,他的作品裡更深層宏大的世界觀,而這些恐怕難一言以蔽之,若對宮澤賢治感到好奇,這裡很值得一探究竟。

而我們也非常幸運參與到了特展的講座,老師放映了宮澤賢治的手稿,並展示了他來來回回修改多次、層層疊疊在同一張稿紙來回多次的筆跡,我們也獲得了吊飾紀念品,雖然他真的在很偏遠的地方,但仍能感受到博物館的用心。

(也完全能感受到來此的粉絲們多喜歡這位作家)

怎麼能讓傷痕與慈悲平易近人,卻又深刻如化不開的冰,雪融了也能灌溉大地,在修修改改的原稿中,灰撲撲的北方漸漸開出南方一般怡人的花朵與滿山草原。

宮澤賢治博物館:
http://tc.tabirai.net/sights…/article/iwate-hanamaki-access/

カフェレストラン きゃびん:
https://loco.yahoo.co.jp/place/g-KRfWxJftB8o/

旅 - 仙台 靜默的城市與燈紅酒綠的向晚街道

今天初抵達仙台
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建築物一棟棟巨大的排列,由高處往下俯瞰JR、新幹線、地鐵、馬路交錯著層層而落,像是台北的信義區大家卻靜默無聲,然而不小心拐進街道,卻發現許多男人站在店家外面,不曉得是替餐廳招攬客人還是聲色場所招攬客人,越晚能發現迎面走來的男人越多,女人多半成為清涼照片貼在看板上,還有許多意義不明的「無料案內所」(免費詢問處)佈滿了諸如此類的照片,顯然不是旅遊資訊處(或是算一種另類的旅遊?),我們明顯是外來的闖入者,兩旁的男店員紛紛讓路,我們就這樣一路穿過這些店家回到安靜的大街道。

今晚入住的背包客棧叫9h nine hours
我們總共入住四晚,卻需要每天check-in、付帳,每天的價格不一樣,今天比booking原本訂購的價格便宜,也許明天又不一樣了。男女分層,首先會先抵達置物櫃區,每個人拿著自己號碼的置物櫃放行李、換免洗室內拖,並附上浴巾、毛巾、睡衣、牙刷及兩個衣架,睡覺的地方像太空艙,洗澡廁所又再另外一區,沒有交誼廳和廚房,很明確的告訴你,來這裡就好好睡吧。

晚餐我們吃了一家很好吃的咖喱飯,店裡氣氛也很不錯,在日本外食中能吃到熱騰騰的蔬菜就是件幸福的事,更何況是好吃的蔬菜。

但仙台對我來說的定位很奇妙,他有都市的街景,卻出奇的安靜,但又稱不上鄉下,也許是我們抵達的時間已經傍晚,清晨的仙台是怎麼樣的城市呢?

總之這要等到明天才知道了。

9h nine hours
https://ninehours.co.jp/sendai/

香希 カレー(好吃的咖喱飯)
https://curryvegekohki.owst.jp/

奈良拾字 - 關於疾病與我身後那些

2018.11.29

接連忙了幾週突然發現自己長了異常的硬塊,對於已經經歷過四次手術的我只感覺又一次的沈重,其實身上早已大大小小佈滿了小肉瘤,我沒有說、試圖跟他們和平共處、試圖讓自己不要再被挖去一塊肉,然而他還是來了。

關於那個異常的硬塊當然與身體其他的小肉球不同,他疼痛異常、紅腫、不會移動,好像每一次有新的東西就得擔心一次,這次仍是好的嗎?(若是好的為什麼我老是必須要動手術呢)、這次是不好的嗎?(不好的我得回台灣嗎?我會過怎麼樣的生活),我想過一遍,還是哭了幾回,儘管我很不希望自己老想著「為什麼是我」但終究是太難的事情,也許才因此是我。

想了一遍,突然覺得,也許李亞仙走到了最後,她什麼也不希望,她只願鄭元和好好的,那時候我想的是,我以為我會希望有繡襦,結果走到了最後我只希望一切都好好的。

但也許就還沒到那個最後。

其實很多時候我也很多話想說,後來都因為什麼又沈默。

也許我真的好好的珍惜了這份感情,我真的好好的珍惜了這份感情。

已經太難太難用言語表達出來,所有的話語在心中積累流轉始終出不了口,說了又能如何呢,應當是這樣的,所以他化成了我身體一部份的瘤。

醫生說,跟吃了什麼都沒關係,他就是這樣長出來了。

裡面流著化膿的海,那是我點點濃稠的眼淚,包覆在紅腫刺痛的硬塊、深埋在我的肌理。

為了不發炎我必須再次經歷手術,我知道那又會讓我非常低落,尤其我必須在日本承擔術後的結果,其實縱使我在台灣開刀,那也是匆促時日下的結果,我總是匆匆忙忙的,神明說,我太急了、急了就誤事。

所有的壓力成為了我身體的每一顆腫瘤,所有的眼淚、疼痛、與情感。

「同樣的一隻筆,他所看到的與她所看到的絕不相同,但因為無法被理解,而莫名的悲哀」

這麼熱愛生命的我也還是會有覺得活得很辛苦的時候呀,命運本就是不公平的、我總是選擇了遺失較多的那條路、努力的愛、努力的做、但是我仍是受傷好多的人,我終究無法被理解,我終究滿身疾病,為什麼是我呢,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還是會,還是會不自覺的這樣逼出眼淚。

結果當我希望能說些什麼的時候,我連文字都組織不起來了,他已經化成了水、成為了膿包的一部分,我是不是不該割掉他?他是我所有的情感與淚水,他是與我最相知的一部分,雖說手術後仍就有不斷復發的可能。只要長了他,他就會反覆的復發。「繰り返す」多好的一句日文,我能想像他在這樣的語調裡來回的跑,好像圓了一圈又回來了,我又看見,那個冰冷的手術檯上,羊一般的我,及我的肉。

途 - 大江能楽堂與「能」

第61回自演会 奈良女子大学能楽部観世会
日期:2018年11月04日
地點:京都大江能楽堂

從京都的烏丸御池站下車,走上地鐵的台階,沿著google所指示的方向往幾乎相似的街道走去,若從地圖上看,以烏丸御池站為中心的四方整齊排列成了方正的四角,棋盤式的格局展現了古都的風貌。低矮而連排的房子一路延伸,周休假日卻清靜的道路前方站著一小群身著正裝的人們站在門口,果不其然那便是演出之地——大江能楽堂。

來到日本後發現,只要是稍微正式的場合或演出,都不難發現身著和服、西裝的人,對於我這種老喜歡穿著休閒服、帆布鞋到處跑的人,還真難找到一套合宜的服飾。

在玄關之前有個很像車庫的空間,兩側放著鞋架,進場前須把鞋子脫下來才能踏上木地板,不禁讓我想到課堂中學到關於茶道的「にじり口」。那是一個高約67公分、寬約64公分的茶室小門,在那個仍會有武士帶著刀上戰場的年代,就算是將士也得將刀留在外邊才得以進入茶室,通過著個狹口將人由日常的生活中帶入非日常的世界裡。雖然大江能楽堂的入口就如一般的門面一樣寬大,但在這樣褪鞋、抬起腳蹬上木地板的動作之間總讓我有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錯覺,尤其演出場地全部皆由拉門、木牆所圍住,外面是一條環繞的走廊,讓「進入」這個動作更為深刻。

在剛進場之前,我便收到了一整疊資料,除了與此次演出相關的節目單、每段落演出的故事內容、主劇「能楽 賀茂」圖文並茂的故事介紹,還有一份給初次觀賞、接觸能劇的解說。
給初心者的簡介:節目表的觀看方法、「能」是什麼?
小聲輕手的拉開拉門,低沉渾厚的嗓音從每個小小的身軀迸發出來,這次的演出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前半包含了連吟、舞囃子、仕舞、素謠分別的幾個段落的演出。

*地謠:地、為地方之意。吟唱的曲子主要抒發登場人物的心情與場景、無對話。
*囃子:笛、小鼓、大鼓、太鼓(有時也會沒有太鼓)
連吟:數人坐著吟唱一首曲子的高潮處。
舞囃子:舞蹈配合地謠與囃子作演出。
仕舞:身著紋付袴未配戴裝束,僅與地謠(無囃子)配合得舞蹈演出。
素謠:吟唱著分別擔任各角,全曲坐著吟唱。
節目表
最後才演出能楽「賀茂」。

圖文並茂的 能「賀茂」故事概要
因為演出的時間太長了我只聽了前半部分,沒有欣賞到最後的能楽演出,所以這次主要分享的是整個舞台與空間帶給我的感受。
大江能楽堂


整體來說我並不是第一次欣賞能劇,在來到日本之前,便看了國光劇團與橫濱能楽堂所合作新編的《新編 繡襦夢》,因此對能劇的舞台有很粗略的了解。因為實在太過粗略還不足以一言以道之,我就只取最有感觸的部分來說。主舞台偏向左側面對觀眾,右舞台延伸成一條橋,而橋連接的門綠、黃、紅、白、紫相連的揚幕,揚幕後面是為「鏡之間」,在演出之前,我以為所有的演員都會從那裏走到舞台上,後來也有參與此次演出的晴子和我說,那是特別的角色走的地方。是以我觀看前半場演出,所有演員皆是從左舞台的小門委身進出。而鏡之間,亦蘊含著非日常的世界,走過了橋,來到世間的感覺。

另一方面,整個觀眾席分成幾個部分,最前面設有椅子,應為貴賓席,往後延伸階梯式半環半環,塌塌米上附有座墊供人使用。左上方還有二樓席位。

關於前半場的演出,主觀感覺上,無論是吟唱、舞蹈,都給人一種專心一致凝鍊成氣的感受,吟唱的時候專心地、有內在的底蘊呼聲而唱,舞蹈的時候一舉步、一展臂都有種渾成的能量在裏頭,而扇子則作為動作的輔助、具有其意的道具,開、合,開多少、合至幾處皆有講究,這部分我也得再做功課。

很喜歡整個聲音環繞在能楽堂的感覺,有時配合著囃子的節奏,僅聽聲音或觀看出演者的頭足都是享受,但感覺上不是一種娛樂,而帶有宗教性的莊嚴感,當然能劇早期本來就是依著宗教的需要而生,今世亦有許多祭典仍然與其密不可分,觀看的時候都不禁呈現跪坐姿勢,雖然我真的沒辦法維持很久就是了。
整體而言很喜歡這次的觀看感受,希望下次能欣賞整出的能劇演出。